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华泰职校:积极应对中职教育存在问题,让其大有可为
2022/9/21 18:14:26 来源:本站
职业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而技能人才正是使我国成为工业与制造强国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新动力加速孕育、经济发展加快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级技工类人才的较大缺口,无疑会对工业制造行业的发展壮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中职教育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虽然国家明确规定,要保持高中阶段职普比大体相当。但目前中职教育的环境却并不理想,中职学校不仅招生困难,而且学生中途流失的现象也比较多,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职招生近600万人,到2019年毕业时的人数少了100万人。
面对此类窘境,中职学校只有积极应对,利用好国家给予职业教育的红利政策,对症下药,及时规避中职学生在就业、升学以及职业技能资格认可度等诸多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校期间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学得好,毕业的时候,想深造的能够考上好大学,想就业的能够找个好工作,让学生有奔头,有学头,有盼头,才能真正让中职教育行稳致远,大有可为。
职业院校是为我国的科技强国与制造业发展培养各类技术人才的学府,但学生们的求职意向却着实令人感慨,细细分析一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劳动强度与薪酬回报不成比例,技术蓝领工作比较累,工作条件比较差,待遇总体上也不算高,而且晋升空间窄,有时即使付出了努力,也不一定会有相应的回报。
二是成就、荣誉感与社会地位不高,现在企业招聘有一种唯学历的倾向,多喜欢招名牌大学学历高的人才,从职业院校毕业有时候会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
三是现在就业渠道的多元化让不少学生选择跟着潮流走,更愿意去现在热门的行业求职,例如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种电商销售,这些职业工作体面、相对轻松、有向上发展的空间,因此对毕业生更有吸引力。
由此可见,要人们逐步摆脱偏见,普遍地认同和选择职业教育,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相向而行,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推进教育的整体现代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前进方向。
要改变目前的困境,一是要完善技术人才的薪酬增长体系,大力拓展技术人才的成长升职空间,不断地提高技术人才的福利待遇并改善其工作环境,简言之,就是要通过高薪酬、优福利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进来。华泰职校17级市场营销专业陆蓉同学目前在北京地铁工作,月薪7500以上;市场营销专业吴思星同学在厦门高铁工作,月薪达到5000左右,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一粒科技工作,现已转正,月薪达6000元。这一个真实的案例充分说明,衡阳市华泰职业学校是一所真正办教育的职业学校。
二是要逐步提高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在评职评级、人才引进、落户安置、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从而激发技术人才的荣誉感、使命感与责任感,也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工匠文化氛围。
三是要以工业与制造业的实际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职业教育院校的优胜劣汰机制,除了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各项投入,不断拓宽面向高等教育的升学渠道以外,甚至可以鼓励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职能,共同大力开展高学历层次、高技能水平、复合型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未来的职业教育需要由数量占优转向以质取胜,以逐步扩大中职对口的职教本科招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为突破口,着力提升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层次与水平,为产业发展培养更多的工匠型人才,从根本上改变一些人对职业教育存在的种种偏见。
衡阳市华泰职业学校高层领导在人才培养战略上做出了重大调整,华泰职校自创校以来,就提出“升学+就业”两条腿走路的人才培养战略,随着形势的转变,华泰职校在保就业、促升学的基本框架下,将重点放在培养向高职院校输送对口优质人才上,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多种升学途径顺利踏入高等职业院校,成为一名有基本技能,基本素质,崇高道德情操的大专生甚至本科生。
越是高速发展的时期,就越是要重视职业教育的总体规划与办学质量,通过以大刀阔斧的决心和锐意进取的气魄,大力地对职业教育进行全面地规范和优化,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推动职业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
综合办 肖 萌